雷速体育-VAR介入认定王刚手球在先 达万进球无效 国安仍0-1落后大连
在刚刚结束的中超联赛第21轮的一场焦点对决中,北京国安客场挑战大连人队,比赛进行到第67分钟时,场上出现了极具争议的一幕:国安外援达万接队友传中头球破门,将比分扳平,在经过长达数分钟的VAR(视频助理裁判)介入审核后,主裁判最终认定国安后卫王刚在进攻发起阶段手球犯规在先,进球无效,北京国安因此未能改写比分,最终以0-1的比分不敌大连人队,延续了客场不胜的尴尬纪录,这一判罚不仅改变了比赛的走向,也在赛后引发了广泛讨论。
比赛背景与进程
本场比赛之前,北京国安位列积分榜中游,急需一场胜利来提升排名并重振士气,而大连人队则处于保级压力之下,主场作战的他们志在必得,比赛一开始,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对抗,大连人队凭借主场优势,在第23分钟由本土前锋林良铭利用一次快速反击机会,低射破门,帮助主队取得1-0领先,此后,国安加强了进攻,但多次射门均被大连人门将张翀神勇化解。
下半场,国安主帅调整战术,加强边路进攻,第67分钟,国安获得角球机会,球开出后,王刚在禁区内争顶时,球疑似碰到他的手臂,随后球落到达万脚下,后者头球破门,国安球员和球迷疯狂庆祝,认为比分已被扳平,大连人队员立即向裁判投诉,认为王刚手球犯规,主裁判在听取VAR团队的建议后,亲自到场边观看回放,经过仔细审核,裁判认定王刚在争顶过程中手臂触球,属于故意手球,因此判罚进球无效。
VAR介入的详细过程
VAR技术自引入中超以来,多次成为争议焦点,本次判罚再次将其推上风口浪尖,从回放画面来看,王刚在跳起争顶时,手臂有一个轻微的外展动作,球确实碰到了他的上臂,根据国际足联的最新规则,如果球员手臂处于“不自然位置”并触球,无论是否故意,都应以手球犯规论处,VAR团队通过多角度慢镜头回放,认为王刚的手臂位置扩大了防守面积,属于违规行为。
主裁判在观看回放后,维持了VAR的判罚,并向国安球员解释了决定,这一过程耗时近4分钟,期间比赛中断,双方球员情绪激动,国安球员认为,王刚的动作是无意的,且并未直接影响进球机会,但裁判坚持规则,取消了进球,赛后,国安俱乐部方面表示将就这一判罚向联赛官方提出申诉,认为VAR的介入过于主观,破坏了比赛的流畅性。
比赛后续与影响
进球被取消后,国安的士气明显受挫,尽管在剩余时间里全力进攻,但未能再创造得分机会,大连人队则凭借顽强的防守,将1-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,这场胜利让大连人队拿到了宝贵的3分,缓解了保级压力,而对于国安来说,客场失利使得他们冲击亚冠资格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。
从战术层面看,国安本场比赛暴露了进攻效率低下的问题,全场他们共有18次射门,但仅5次射正,缺乏致命一击的能力,大连人队的防守组织非常出色,尤其是门将张翀的多次扑救,成为球队取胜的关键,国安的防守漏洞在对手反击中再次显现,第一个失球就是源于中场丢球后的快速被打穿。
VAR争议与足球规则的反思
本次判罚再次引发了关于VAR使用和手球规则的讨论,支持者认为,VAR确保了公平性,避免了误判影响比赛结果,手球规则的细化也是为了减少争议,提高一致性,反对者指出,VAR的介入往往过于机械,破坏了足球的流畅性和人性化元素,本次判罚中,王刚的手球动作非常轻微,且并非故意,是否应该严格到取消一个进球,值得商榷。
国际足联近年来多次调整手球规则,旨在使其更加明确,但在实际执行中,裁判的主观判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,中超联赛在VAR应用上仍需积累经验,避免类似争议影响联赛的公信力,球迷和媒体普遍呼吁,联赛官方应加强裁判培训,并提高VAR使用的透明度,例如通过赛后公布裁判沟通录音等方式,来增强公众理解。
球员与教练反应
赛后,国安主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对判罚的不满,他认为VAR的介入“毁掉了一场精彩的比赛”,并强调球员们的努力因一次争议判付之东流,大连人队主帅则称赞了球队的斗志,并表示VAR的判罚是正确的,规则就是规则,必须遵守。
国安球员王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对自己的手球表示遗憾,但同时也认为判罚过于严厉,大连人队进球功臣林良铭则表示,胜利是全队团结的结果,VAR是足球的一部分,接受判罚是比赛的一部分。
这场比赛再次证明了现代足球中技术介入的双刃剑作用,VAR在追求公平的同时,也带来了新的争议,对于北京国安来说,这场失利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但他们仍需尽快调整状态,迎接接下来的比赛,大连人队则凭借这场胜利,看到了保级的曙光,中超联赛的竞争愈发激烈,每一分都可能决定赛季的成败,如何平衡技术与人性化判罚,将是足球界持续探讨的课题。
评论留言